分享好友 技术专栏首页 频道列表

甘薯入窖后分期巧管护

2008-12-12 15:534280

甘薯对贮藏的环境要求有较高的湿度、严格的温度。整个贮藏期间窖温应控制在10~15℃,最适合的温度在12~13℃;高于15℃易生芽,低于10℃易受冷害而引起腐烂。湿度过低,薯块易干缩糠心;湿度过高则易导致病菌的繁殖蔓延而引起病变腐烂。甘薯贮藏的最适宜湿度为90%~95%。当窖内相对湿度低于80%时,甘薯因失水而萎蔫,食用品质下降;相对湿度大于95%时,甘薯呼吸虽然降低,但微生物活动旺盛而易发生病害。具体管理工作一般分3个时期:

1.前期管理。入窖初期以降温散热为主。刚收获的鲜薯入窖20天内呼吸旺盛,外界气温又较高,放出大量的水分和热量,窖内温度高,湿度大。如果通风条件差,薯皮表层凝结一层水,俗称“出汗”,故一般称发汗期。如果温度超过20℃,薯块容易发芽,消耗养分,且能导致腐烂,发生软腐病。因此,这一时期的管理应以通风、散湿、降温为主,必要时利用排风扇进行排风降温。应使窖温不超过15℃,相对湿度不超过90%。具体做法是:打开门窗及通风孔降温降湿,外界气温高时夜开昼闭,或用通风扇强制通风。随着气温降低,门窗可以日开夜闭,使温度保持在14~15℃。但是,如果白天气温高于18℃或晚间低于10℃,应注意盖窖门。

2.中期管理。甘薯入窖后20天到翌年2月初为贮藏中期。此期处于严冬季节,窖外温度降低,同时甘薯的呼吸强度减弱,产生的热量少,易受冷害,要注意保温,使窖内保持合适的温度,管理要点是保温防寒防湿。保持窖温12~14℃为宜,不低于10℃。具体做法是:窖温稳定在14℃时封闭门窗、气孔。随着气温下降到13℃时,薯堆加盖2~3cm厚的草帘保温、保湿。另外管理措施要主动,在当地气温显著下降之前完成。若窖内湿度较小,可在通道上喷水、设置水盆,井窖中塑料薄膜设置水坑。

3.后期管理。立春以后,窖外气温逐渐回升并经常有寒流发生,气候多变,而薯块经长时间贮藏,呼吸强度更加微弱,对外界条件的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腐烂病。此期的管理应以稳定窖温、通风换气为主。根据天气变化,既要通风散热,又要保持窖温在11~13℃。如果窖内温度偏高湿度过大,应撤去草帘,晴天中午打开门窗、气眼通风散湿,傍晚要及时关闭,并根据天气逐步加大通风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红薯面拌料喂牛应慎重
在农村养牛户中,一旦麸子、豆粕、豌豆等粗饲料不足时,有的养牛户就把红薯粉碎成面,拌入饲草中来喂牛。这种方法看似省事,但对

0评论1447

红薯作饲料有讲究
一、块根:将其煮熟,按15-20公斤熟薯掺1公斤浓缩饲料搅匀喂猪,效果和全价配合饲料相同。单独饲喂红薯或生喂红薯效果不好。块根

0评论936

贮藏地瓜要精心
一、贮藏前的准备  1、地瓜入窖前的准备。地瓜入窖前,旧窖洞要重新挖一遍,以见新土为准,旧土运出窖外。如果窖内比较干燥

0评论1155

红薯果脯的制作方法
原料配方:薯块50公斤,白糖15~20公斤,蜂蜜1~1.5公斤,柠檬酸100克,水75公斤  制作方法:  洗薯:选直径5厘米以上的鲜薯,将泥土洗净;  

0评论1301

甘薯的食用和贮存方法
甘薯,又叫地瓜、红薯、白薯、番薯等,其茎藤是良好的饲料。甘薯肉色有白、黄、杏黄、桔红等,是区别品种的主要特征之一。白色肉质含

0评论1890

烤制薯脯加工工艺研究
以干率26-32%、肉色浅桔红的甘薯、经糖化处理、三段式变温烘烤,加工成不含任何添加剂的薯脯,对工艺及关键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0评论1004

国内甘薯蛋白生产技术简介
甘薯具有营养保健的功能,近来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甘薯除含丰富的淀粉和糖类外,甘薯块根中一般还含有2-10g/100g干

0评论909

精制粉条、粉丝生产技术
精制粉条专业厂,是指专业从事淀粉制品生产的企业,以精制淀粉为原料,利用现代淀粉制品设备和工艺,生产的符合国家或出口标准的优质粉条

0评论1178

农村专业淀粉厂工程建设
农村淀粉专业厂(不包括农村庭院式加工),按每小时加工鲜薯能力,有3吨级、5吨级、10吨级不同规模,每日加工10个小时,分别生产干淀粉6吨、1

0评论775

红薯制酱油
1、工艺流程:制黄酶曲制酱醅发酵分离调配成品 2、工艺操作要点: ①制黄酶曲:取15千克麦麸蒸熟,加入60~80毫升蛋白发酵菌,充分拌匀后平

0评论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