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技术专栏首页 频道列表

棉花--甘薯--牧草复种栽培模式

2010-09-11 09:395040

一、种植样式


    牧草采取满幅播种,等行距15厘米。棉花、甘薯间作,以棉为主,采取“2:2式”,棉花大小行种植,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160厘米。棉花大行中间种两行甘薯,小行距40厘米,棉花与甘薯间距60厘米。


    二、产量效益


    因采用此模式能充分利用棉田休闲期和空间,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虽然棉花产量有所降低,但单位面积总效益显著提高。


    三、栽培技术


    1.配套品种。牧草品种为冬牧70黑麦草或德黑1号黑麦草;棉花采用抗虫棉;甘薯采用短蔓、耐阴、早熟、高产品种,如商丘52-7等。


    2.播种期。牧草播种期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棉花播种期4月15~25日,播后覆盖地膜,大面积生产可机播和覆膜一次完成。5月10日前后在棉花大行间起垄,栽种甘薯。


    3.适宜密度。牧草播种量每亩10公斤,收获前达到每亩429600株。棉花亩播种量1.5~2公斤,密度以每亩3500株产量最高。甘薯密度每亩2500株,最低不少于2000株。


    4.肥水管理。牧草播种前浇足底墒水,结合耕翻地每亩施粗肥1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0公斤。


    4月份牧草临收获前浇水,及时割草整地播种棉花,不再施底肥。棉花初花期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甘薯插秧时刨坑坐水栽种薯秧。棉花花铃期遇旱时及时浇水。


    5.调整棉花株型。为协调棉花与甘薯争光的矛盾,棉花适宜株高在80厘米左右,可通过整枝和化控调整棉花株型:棉花现蕾后一次性去第一果枝以下的营养枝,7月15~20日及时打顶尖;在棉花初花前至盛花期化控两次,每次每亩分别喷缩节安2克、2.5克。


    6.收获。牧草于4月10日左右收割产量高、品质好,也便于及时整地种棉花。甘薯10月20日前后收获,10月25日后拔棉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甘薯的两种薄膜覆盖育苗法
薄膜覆盖育苗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塑料薄膜覆盖育苗法,另一种是酿热温床覆盖薄膜育苗法。 塑料薄膜覆盖育苗法采用了升温方式,在

0评论289

红薯芽苗菜栽培技术
红薯芽苗又称红薯叶、地瓜叶,为旋花科甘薯属植物,是经人工选择而选育出供食用的红薯苗顶端茎尖嫩茎的品种,在香港乃至世界被

0评论1381

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一、优良品种的选择1.脱毒甘薯品种的利用脱毒甘薯指的是经过脱毒技术处理以后得到的、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

0评论2435

皖南岗丘区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1、选用良种,建立采苗圃。皖南岗丘区适宜推广的脱毒甘薯品种主要有徐薯18、皖薯1号、皖薯2号以及食用型良种北京553及紫罗兰甘薯等

0评论1510

水灾后的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是一种抗灾、避灾、适应性广的作物,可以采取从春甘薯、早栽的夏甘薯剪秧的办法栽插种植,只要加强栽后管理,可获得较好的产量。技

0评论1632

春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是块根作物,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的特点。在调整种植结构中,成为火爆作物。怎样才能使甘薯

0评论1882

淮北春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在我区种植已成为主要经济作物,多年来在栽培技术上虽然进行了改进,但产量仍徘徊在2000-2500千克的水平上。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

0评论1389

夏甘薯灾后田间管理技术
夏甘薯田管工作应结合甘薯栽插期、品种与水肥条件,因此、因时、因苗进行。正确运用管理措施,可以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促进薯块

0评论969

甘薯高产五诀窍
一、增施钙肥,增产显著。甘薯不仅喜钾,也属典型地喜钙作物,且极耐盐碱。每亩施钙镁磷肥100公斤,比不施的亩增产30%。 二、轮作换茬,有

0评论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