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311-67263511

如何应对农民工“失业潮”

2009-07-19来源:红薯信息网
核心摘要: “中国制造”面临危机,农民工失业潮或将来袭。 10月30日,媒体报道称,苏南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倒闭潮”,服装工人处境困难。此前,香港

    “中国制造”面临危机,农民工失业潮或将来袭。 
    10月30日,媒体报道称,苏南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倒闭潮”,服装工人处境困难。此前,香港大型玩具生产商合俊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自行清盘。合俊位于东莞市的两家工厂合俊玩具厂和俊领玩具厂,已分别被东莞市樟木头镇政府查封并临时接管。两家工厂有近6500名员工失业。
    近日,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陆续有制造业企业倒闭的消息传来。如果制造业企业“倒闭潮”来袭,农民工的“失业潮”也将来到。一度被《劳动合同法》鼓舞的农民工,又不得不面临工作难找,收入下降的困境。世界变化快,面对如此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如果失业潮来袭,中国应如何应对?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中国要解决可能到来的大量农民工失业问题,需充分调动政府积极性,将非户籍人口就业稳定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并且,在政策上向促进就业倾斜,也可通过发展“三农”、加大农民工培训,以及扶持小企业,来支持农民工就业。
    蔡昉比较了这次可能出现的“失业潮”与1998年“失业潮”最大的不同。上次可以有形地去做一些就业援助。比如说,当时实行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成立了下岗再就业中心等等。这次大部分失业都是无形的。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从这里走了,可能换到别处,或者回到农村去,很难作出详细的统计,也不会反映在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化中。
    针对这次的失业问题,蔡昉给出了应对的办法。他说,“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市场调节。”当然,政府能做的也很多。首先就需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因为地方政府关心什么,就会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办法。中央政策是普惠的原则性政策,在此框架下,地方政府还是可以有所作为。如果地方关心的是GDP,就会有一套办法促进经济增长。如果地方关心的是就业,就会有另外一套办法促进就业。
    他指出,中国沿海的很多移民城市,农民工就业之所以对地方政府来说,没有成为优先的政策考虑,是因为这些工人走了,不会提高当地的登记失业率。“并不是说这些人不是户籍人口,你就可以不在意这些人的就业。”蔡昉说,政府还是应该有一些原则,让地方政府感到保持就业稳定,不仅是保持户籍人口的就业稳定,非户籍人口的就业也应该是它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它政绩表现的一个衡量指标。
    还有一种促进就业的好方法,就是创造更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产品的价格机制,蔡昉说。非农就业形势不好的时候,农业就会成为劳动力的蓄水池。虽然,在城市化过程中,这不是主流的方向,但还是会起积极作用。这个时候加强“三农”工作,保证农业生产,还是稳定经济、稳定居民收入的好办法。
    对于中央政府的政策,蔡昉认为,鉴于这次就业冲击的性质,其针对的不应该是单个劳动者,而应该主要针对特定类型的企业。宏观经济政策也应该关注到就业问题,这涉及政府在采用财政政策,或者用投资来刺激经济时,选择何种方式,选择哪些领域。并不是说搞一些大项目就会有效果,应该着眼于对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外向型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对有利于就业的政策的侧重。

(责任编辑:中国红薯网)
下一篇:

菜价高企促使中国“菜篮子工程”再发力

上一篇:

湛江农垦种猪养殖居全国先进前列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