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311-67263511

如何搞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2010-08-25来源:红薯信息网
核心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如何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近日,我们结合有关课题研究,对吉林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队伍的现状

  目前,吉林省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有83万人左右,主要包括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种植和养殖能手;回乡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部分农民工;从事运输、营销、中介服务的农村经济能人;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等。这支队伍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多样的身份构成以及不同的成长经历,发挥着引领广大农民群众创业致富的辐射效应、推广创新技能的倍增效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效应。

  存在的问题

  服务机构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吉林省县乡两级有不少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人员培训、鉴定、评比及组织劳动力转移等服务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大都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受自身体制和机制影响,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受过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基本上是靠自己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摸索成长起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不多,在扩大生产、带动群众致富方面后劲不足。

  资金和政策扶持没有完全到位。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经测算,吉林省每年需要培训约10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如果按100元/人计算,则需资金投入1000万元。目前吉林省开发办每年在农民“绿证”教育上的资金投入仅为200万元,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其次是发展环境欠佳。农村实用人才在创业和经营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规范的做法,一些管理部门不是给予政策扶持和引导帮助,而是一罚了之,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组织管理明显滞后。一方面,许多部门在想方设法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出力,但由于牵头部门不明确,导致谁都管,而谁都管得不深、管得不细,政出多门,难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专业(行业)协会以及民间组织大多还不成熟,而且跨村屯、跨乡(镇)的较少,也没有得到认可和备案,多数处于“自发散打”状态。

  解决的途径

  整合培训机构。可以将现有的市(州)、县(市)农业培训机构建设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承担本级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对乡(镇)一级培训机构的人、财、物进行重组,将其建设成为集培训、鉴定、劳动力转移、政策咨询、信息服务于一体,与县(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相联系的“乡(镇)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中心”。依托大中专院校,有重点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

  优化创业环境。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和经营活动,既要加以引导和规范,又要进行鼓励和支持。应在市场准入、税收、融资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取消不合理收费,提供多方面的有效服务;建立财政投入、银行信贷、社会投资和民间自筹等多元化的投资体系,逐步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发展专项基金。

  规范组织管理。应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落实农村实用人才扶持政策,建立省级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及时掌握农村实用人才的供需情况,确保出台的政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协会的管理。

(责任编辑:中国红薯网)
下一篇:

菜价高企促使中国“菜篮子工程”再发力

上一篇:

Informa预计2009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将会增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