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311-67263511

农民工维权握住温暖的手

2010-06-17来源:红薯信息网
核心摘要:   河南省对涉及农民工的司法鉴定事项将减收费用,减收幅度不低于法定标准的20%。8月3日,河南省司法厅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农民

   河南省对涉及农民工的司法鉴定事项将减收费用,减收幅度不低于法定标准的20%。8月3日,河南省司法厅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农民工工作的意见》,要求今后要加强对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对涉及农民工的司法鉴定等维权事项,一律减收费用(8月4日《大河报》)。

  曾经,农民工作为城市的边缘人因为较高的“法律门槛”,不懂得为自己维权,更加不懂得怎样为自己维权。为讨要血汗钱,有不懂法的农民工采取了极端办法:跳楼。更有绝望的农民工选择了与包工头同归于尽的做法。他们无望、无助,这曾经是一段时间里发生过的事实。近几年,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农民工在城里的尴尬境遇有了转变,他们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接纳。但短时间内,尽管全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与关爱氛围越来越浓,对农民工的理解与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他们仍然需要最切切实实的帮助。河南减免农民工维权费用,正是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和善、友好地拉他们一把。

  河南减免农民工维权费用对农民工来说确实是一件幸事。因为,对于那些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来说,“维权难”和其它诸如“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一样,已经成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切切实实的老大难问题。此前,有学者发表了《中国农民工维权成本调查报告》,从上面显示的情况看,一个农民工为了索要不足1000元的工资,他要完成所有法律程序去维权,需要支付至少920元的各种花费,花费时间至少11天至21天,折合误工损失550元至1050元。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维权难”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维权费用高,经济承受能力差。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一个现实,当今的社会是普通老百姓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全面觉醒的社会,一方面老百姓的法律素质提高了,他们想方设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权;另一方面又由于维权成本高,他们又没办法通过打官司的途径来实现维权。在这种情况下,打不起官司、难打赢官司和打赢了官司难执行等问题,就成为社会的一大不和谐因素。这些问题和因素如果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这一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生存状态。

  减免农民工维权费用是一个实实在在为农民工维权的好举措,凸显相关不部门对农民工的关怀,利于遏制企业欠薪和工伤拒赔现象,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援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开通法律维权绿色通道外,首要的前提是农民工首先要知道自己有什么权益,以及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保护自己。因此,要大力宣传和普及法律常识,宣传和强化典型示范作用,让农民工遭遇不公时,能够想到寻求法律援助或工会“撑腰”,并且明确去哪里找、应该找谁。这些虽然都是细节,很琐碎,但都很实用,且有效。为了在更广泛的地域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援助,有关政府部门、司法机构和社会组织还需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

(责任编辑:中国红薯网)
下一篇:

菜价高企促使中国“菜篮子工程”再发力

上一篇:

发达地区农村首开低收入农户小额信贷试点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