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311-67263511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严重滞后 导致旱灾频发

2010-09-27来源:红薯信息网
核心摘要: 面对频发的旱灾,我们该做些什么?  今年正当农田作物需要水的时候,老天却连续数十天不下雨,大小溪河断流,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干渴病

    面对频发的旱灾,我们该做些什么?

  今年正当农田作物需要水的时候,老天却连续数十天不下雨,大小溪河断流,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干渴病虫害严重……我国诸多省份受到严重干旱的折磨,经济损失严重。

  旱灾有多方面原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严重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累计完成对水利工程建设投资9545亿元,是改革开放前的17倍。但是,这些投资主要是集中在大江大河的治理上,而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却较小。

  农田水利骨干工程损害严重,老化失修我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由于缺少维护和修建,一些农田水利设施现在已无法发挥应有的抗旱、排洪和灌溉功能。据水利部门调查,全国大中型灌区工程配套率仅70%,骨干工程完好率仅50%,骨干渠道病险段达30%,斗渠以上的闸涵桥等建筑物完好率仅50.1%,大中型排灌泵站完好率不足60%。因水利设施老化损坏,每年减少有效灌溉面积300万亩。

  灌溉水损失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据统计,我国灌溉水损失总量的3/4发生在从水源到田间的输水过程中。明渠输水的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75%以上,约300多万公里的输水渠道中只有1/5进行了防渗。13.3万公里斗渠以上渠道中仅4.5万公里进行了初步防渗。渠系水的利用系数很低。

  农田水分利用率低,现代节水灌溉工程占有率严重不足全国18.3亿耕地中一半以上无灌溉条件,节水灌溉面积不到有效灌溉面积的1/2,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仅占灌溉总面积的2.6%左右。据专家对全国灌溉水利用率测算,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大约为0.4—0.5,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0.7—0.8的水平。

  今年的大旱,既表明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薄弱,又凸显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如何调整未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中国农业大学杨培岭教授、李云开副教授最近提出五点对策与建议:大力发展北方地区田间农业节水技术,实现真实节水应大力推广分子生物、精细农业,信息节水、农业化控节水协同调控技术,及高分子材料在大型管道及渠道上的应用;提高灌溉水管理水平,宏观有效调控和微观自动化管理;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与装备,加大对节水技术的相关研究与推广,全面降低作物耗水,实现真实节水。

  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合理布局,投资适度向南方倾斜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因经济快速发展而放松了粮食生产,而北方因注重水利设施建设促进了粮食生产,从而逐步呈现“北粮南运”的局面。由于北方需从南方调水,若按1公斤/立方米耗水量计,每年南运约1400万吨粮食,相当于将140亿立方米水调回南方,形成大量级的水资源长距离往返运输。如将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适度向南方倾斜,将比南水北调生产粮食科学、经济、合理,而且风险小,安全可靠。

  多途径筹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近年来,中央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但是资金不足仍是制约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的瓶颈。应逐步扩大财政补助资金及投资规模,多渠道汇集资金,统筹规划:明确要求在各级农村财政支出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并逐年提高;适当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对现有水利设施运营机构实行税费优惠,鼓励农民组建用水组织;深化农业用水价格改革,鼓励农户或农业组织对农田水利进行投资、建设和经营;提高贫困地区的财政补助标准。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行用户参与式管理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工程所有权,管理使用权。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实现投资者自主管理,搞活经营权、落实管理权,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探索农民参与管理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走上民主管理、自我维持、良性运行的轨道。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目前实行的村级“一事一议”制度,将充分发挥作用。

  推进农田水利法建设,明确各级部门的责、权、利关系制定农田水利法,以国家意志确定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农民群众以及社会团体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责权关系。依法引导和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既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国家安定、经济繁荣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中国红薯网)
下一篇:

菜价高企促使中国“菜篮子工程”再发力

上一篇:

五月上旬福州猪价回升 菜价回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