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311-67263511

也要关注农业生产“用工荒”

2009-04-15来源:红薯信息网
核心摘要:  与企业“用工荒”相似的是,目前农业生产也面临“用工荒”。譬如,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近日举办的首次采茶能手大赛,参赛选手基本是

  与企业“用工荒”相似的是,目前农业生产也面临“用工荒”。譬如,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近日举办的首次采茶能手大赛,参赛选手基本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一打听缘由,是农村里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已外出务工,在家采茶的基本是老年人和妇女。徽州区是中国名茶黄山毛峰的原产地,茶叶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外出闯荡,也不愿困在农村,一到茶季,茶园多的农户不得不到处请人采摘,还经常是出高价也雇不到人。人们担心,再过20年,当现在这些留守人都采不动茶时,我们还有茶喝吗?

  黄山市一份调查报告也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正发生两大转变:一是由候鸟式的迁徙打工转变为常年外出,举家外出、完全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民已接近30%;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闲打工、农忙务农”的兼业化特征正在逐步淡化,大多数转移劳动力即使农忙时也不再返乡帮工,成为专职打工者。这种转变造成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抛荒、撂荒现象日益蔓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素质较低,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技术的意识、能力差,影响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使用,并使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及老人赡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凸显出来。

  现在谁来种地?将来谁还会干农活?这确实是当前“三农”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笔者以为,借鉴日本“富农政策”,“把钱留在农村”则是缓解我们农业生产“用工荒”的有效途径。回顾当年,当日本进入经济高速成长期后,农业问题凸显,农民与工人的收入差距扩大。1957年到1959年期间,农民收入只是工人收入的63.6%。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1961年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农民收入与工人收入同比例提高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政策倾斜,仅对农业的政府补贴就从1960年的747亿日元增加到1969年的3023亿日元。为了使农民拓展收入来源,政府还有意在农村地区建设大量公共基础设施,招徕农民参与。其他金融政策也一直注重对农村小额信贷的扶植。这种“富农政策”结果,日本农村人均收入超过城市居住人口平均收入水平,进而让农民在农村“稳下来,富起来”。

  政府应像扶持产业工人一样,向农民提供工作机会、资金补贴和金融支持。令人欣喜的是,重庆市为帮农民找“票子”,实行了“两翼”万元增收工程,即三年时间使“两翼”地区(山区)95%的农户都要实现一万元的增收,每年的农民纯收入大概年均增长18%到19%,这必将让广大农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农民是最讲实惠的。试想,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有工作可做,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有谁还去远途劳顿;假如农村的生活过得比城市差不多甚至还好一点,谁不愿意回乡务农呢?

(责任编辑:中国红薯网)
下一篇:

菜价高企促使中国“菜篮子工程”再发力

上一篇:

低保对象不再唯收入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