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311-67263511

杂粮价格暴涨 炒作不是主因

2009-04-15来源:红薯信息网
核心摘要:  我国农产品价格近年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据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统计,今年前4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大米与小麦价格上涨约10%,玉米

  我国农产品价格近年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据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统计,今年前4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大米与小麦价格上涨约10%,玉米上涨15%—20%,蔬菜价格因冻春和西南大旱等原因上涨约30%,杂粮则异军突起,整体价格上涨约50%。

  杂粮包括豆类(除大豆之外)、小米和薯类。我国的杂粮生产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东北、黄淮海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除了黄豆和小米之外,杂粮产量占全国的40%。由于生产集中,全国产量与市场受产地气候影响明显。例如,东北地区去年遭遇连续两季的连旱,而西南地区遭遇连续三季连旱,导致全国杂粮的产量波动很大。

  近期,杂粮价格上涨以绿豆最为明显,其市场价格由以往的每500克2—3元猛增至10元,有人将此归咎于游资炒作,但东方艾格分析师黄德钧称,炒作虽有一定影响,却并非主要原因。实际上,杂粮价格上涨过快根本上是供需严重失衡所致。

  2003年,中国绿豆产量为120万吨,2008年降至80万-90万吨,2009年仅有70万吨,产量下降约40%。而大幅减产的原因除了产区遭遇灾害天气之外,与缺乏政策支持也有重要关系。

  2003年起,我国开始对粮食种植进行补贴,去年还纳入了一些经济作物,如花生,但小杂粮始终不包括在内,其市场完全放开。而且,绿豆、红豆等杂粮品种的种植又属于劳动密集型,农民打理起来费工费时,又得不到补贴,所以渐渐转向了其他农作物,导致供应下降。

  在市场供应下降的同时,需求却在不断上升。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摄入更多杂粮,目前城市居民的杂粮消费量已由过去的人均每年约3公斤超过了4公斤。此外,绿豆等杂粮作为中药的原材料,其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正是由于生产集中、供需缺口急剧放大,才导演了市场上杂粮价格暴涨的疯狂一幕。

  从市场的长期趋势来看,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必然的,但过度的价格暴涨或暴跌会导致市场动荡。像绿豆这样的价格大幅波动会导致生产的不平衡,在如此高的价格刺激下,农民很可能会大量种植,继而导致生产过剩,价格暴跌,农民利益也将受到损害。

  如何预防此类价格暴涨问题发生?黄德钧称,首先,农产品补贴政策应该做适度调整。国家目前只关注玉米、小麦等大宗农产品,而小品种市场完全放开,但农产品的价格联动性比较强,小品种价格的大幅波动也会给大宗农产品市场带来压力,所以国家有必要对小品种杂粮进行宏观引导。此外,由于我国的农业很大程度上还依赖“靠天吃饭”,遇到像今年西南地区大旱这样的自然灾害,就会对一些农产品市场造成明显影响,所以不妨将红豆、绿豆等也纳入期货品种,使相关生产企业能够预期未来价格,从而避免现货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虽然目前在某些主产区出现了一些小品种的电子交易盘,但我国的期货品种中农产品仍然太少,未来有必要将更多品种推上期货交易平台。

(责任编辑:中国红薯网)
下一篇:

菜价高企促使中国“菜篮子工程”再发力

上一篇:

农产品价格后势如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