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311-67263511

甘薯专家朱俊光研究员

2010-09-09来源:中国红薯网
核心摘要:1955年,19岁的朱俊光从陕西省农业学校毕业分配至当时的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成为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室的一名实验员。在做好实验工作的同时,朱俊光在牛联星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甘薯育种的实验研究,牛老师淳朴、实干的精神对他影响很大。同时他还主动参加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的育种教学实践。长期的实践教学不仅使他获得了丰富的育种经验,同时养成了实干、好学的习惯。1958年,时任教研组主任的赵洪璋教授鼓励并推荐他独立进行甘薯教学和科研。从此,他就把在人们眼里不起眼的小作物??甘薯作为自己终生的研究方向。   朱俊光
1955年,19岁的朱俊光从陕西省农业学校毕业分配至当时的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成为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室的一名实验员。在做好实验工作的同时,朱俊光在牛联星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从事甘薯育种的实验研究,牛老师淳朴、实干的精神对他影响很大。同时他还主动参加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的育种教学实践。长期的实践教学不仅使他获得了丰富的育种经验,同时养成了实干、好学的习惯。1958年,时任教研组主任的赵洪璋教授鼓励并推荐他独立进行甘薯教学和科研。从此,他就把在人们眼里不起眼的小作物??甘薯作为自己终生的研究方向。
  朱俊光深知,自己只有中专学历,在人才济济的环境下,要不断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他先后自学了近20门大学本科课程,同时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还专程到北京、江苏、四川等地拜访国内老一辈知名薯类专家,并与他们成了莫逆之交。
  从事甘薯科研一年四季不得闲,冬季储藏,春季育苗,夏季实验管理和杂交制种,秋季收获。在甘薯杂交的繁忙季节,他每天提前赶到实验地,用镊子为开花的甘薯去雄授粉,一上午要做上千朵花,一天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一干就是三四个月。为了确保甘薯种质资源的安全,他曾在深秋的晚上睡在田间的架子车上或草棚中看护。多年来,没有节假日的日子对朱俊光来说早已习以为为常, 他常说“地里庄稼不等人”,遇到农事紧张时,他吃住在农场,没黑没明地干。
  无论是带领学生实习、蹲点,或是到期校外办学,他都是专到哪里,就调查到哪里,就在于把甘薯良种引种到哪里。秦巴山区、渭北高塬到期外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74年,他在陕南教学基地工作期间,发现这里虽曾被称为“鱼米之乡”,但农民生活却极度困难,有的连饭都吃不饱,这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决定通过引种自己选育的甘薯育种“秦薯2号”,解决当地吃饭问题。严冬季节,为了确保引种成功,他一人坐在西安开往汉中的漆黑的货车车厢里,用自备的毛毯、棉被保护种薯,确保其不受冻。经过10多个小时的长途旅程,终于到达目的地——南郑县。接着一鼓作气,春节不回家,用自己设计的“双保险”苗床解决了陕南冬季种苗繁育问题,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配合下,实现了严冬季节大规模调种、育苗实践的成功。从1947年开始“秦薯2号”在关中、陕南、山西、湖北等地大面积推广并获得丰收,从而极大地缓和了当地群众品粮极度紧张的问题。
  朱俊光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为甘薯科研、教学、推广和产业化开发贡献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从1973年育成“武功红”开始,他先后主持选育推广了“秦薯1号”,“秦薯2号”、“秦薯4号”及“向阳黄”、“高目1号”等经过省级以上单位审定、认定的甘薯新品种及珍贵资源。其中“秦薯2号”被列为我国不对国外交换的作物种质资源;“高自1号”因其在我国南北方均周年自然开花,自交结实率高达78.2%以上,作为自交系材料被国内19个省区的38个农业科研单位广泛引种,和“向阳黄”均被列入我国现阶段可以对国外交换的作物种质资源。
  甘薯育种开始和近10年来,百无分文科研经费的极端困难情况下,他把自己微薄的个人收入和科技服务的收入全部用在科研上,艰苦创业,在我校建立了西北地区唯一的包括育种、栽培、保鲜、贮藏和加工配套的甘薯科研教学基地,现保存上百种甘薯种质资源,为丰富我国甘薯品种资源作出了贡献。他先后参与编著了《作物育种学》(全国农业院校统编教材)、《旱地主要农作物栽培学》、《陕西省薯类作物生产》等著作,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0余篇,并被聘为《中国甘薯》编委。
  几十年来,朱俊光凭借刻苦钻研和勤奋实干的“铁牛”精神,排除世俗的压力与非难,始终用赵洪璋教授所说的“只要坚持就能获得成功”激励自己。在耿志训、闻洪汉、朱庆麟、吴焕斌等老师的关心支持下,只有中专学历的他从实验员、工程师、副研究员直至研究员,这在当时的西北农业大学开创了实验员独立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并参加全国高校农业院校统编教材编写,由中专生步入研究员行列的先例。用他的话说,就是“小人物”干小作物,小作物干成大产业。他先后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科技成果奖4项,先后获陕西省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一名农家子弟,朱俊光始终保持了农民本色。在人们的眼中,他不像个研究员,更像是一个农民,只不过多了一副眼镜罢了。他先后被聘为安徽、陕西、湖南、湖北等省市主要甘薯产区的农业顾问,一年四季,风尘仆仆,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现场示范,指导甘薯生产。为了不增加当地政府负担,经常自己花钱住旅店,在街上买饭吃。他1999年受聘任宝鸡市政府农业科技顾问和薯类专家大院首席专家后,每次去专家大院,也尽量不要地方政府小车接送,一般都是坐长途班车去,用他的话说就是“能省一点是一点”。无论是在他自己创办的杨凌薯类研究所还是在育苗大棚,遇到农民来访,他总是热情接待,经常从早上忙到下午,尽管声音嘶哑了,仍认真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时间长了,妻子、孩子也积极参与进来,全力支持他从事甘薯事业。他风趣地说,大家都说我家的确是个红薯家庭了。
  1996年,朱俊光退休了,但他壮心不已,仍然坚持在甘薯科研推广和产业化开发第一线,将自己所学更好地服务农民,回报社会。1998年,他选育的“秦薯4号”通过了陕西省审定,该品种以其高产、稳产、优质、商品性好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许多农民依靠这个品种发了家,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他们把“秦薯4号”亲切地称为“市场薯”。“秦薯4号”先后引种到全国20多个省,累计推广200多万亩,增值2.5亿元。该成果2000年获杨凌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陕西秦薯系列甘薯良种的四分之三是由朱俊光主持选育的,我校自选甘薯新品种在省内外的大面积推广,改变了陕西省甘薯品种长期依靠外引的局面;部分品种已被引入美国、东欧和中非。他也被依靠甘薯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为“红薯王”。担任宝鸡市农业科技顾问3年来,他先后指导开展了甘薯栽培技术实验研究和组装配套,已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甘薯示范推广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两年实现了宝鸡市甘薯良种化。在此基础上,与宝鸡市农科所合作选育并从国内外新引进特种优质专用甘薯品种30多个,并形成了具有红、白、橙、紫、黄等多种颜色的彩色系列甘薯品种群。
  对未来,年近古稀的朱俊光充满了信心。他说,我还要不断选育新一代有特色的甘薯新品种,满足市场和人们生活需要,进一步发展自己创办的杨凌秦薯种业有限公司,坚定地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在学校支持下,培养好的校内学术接班人,力争把秦薯 产业做大、做强、做活。为农民科技致富做出更大地贡献。
(责任编辑:中国红薯网)
下一篇:

烟薯14

上一篇:

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主任马代夫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